您现在的位置:e度中考网 > 中考资讯 > 资讯

初中七上历史重点知识: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

来源:www.yryqq.com 2025-03-20

资讯

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1、农学贾思勰和《齐民要术》:秦、汉至南北朝(公元前221--公元589年)是中国北方区域旱地农业技术成熟时期。北朝贾思勰写作的《齐民要术》,是国内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。他通过采集整理百余种古书,汲取前生活产经验,重视继承与革新,汇总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,强调因地制宜,不误农时。在农业进步史上具备承上启下有哪些用途,被叫做惠民之政,训农裕国之术。2、阴历(二十四节气):古时候历法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,?在农业种植中发挥了要紧用途。二十四节气,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与确立12月建的特定节令。古时候劳动人民适应农时,通过察看天体运行,认知一年中时令、气候、物候、气象、天象等变化规律来?指导农业生产,?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。?《二十四节气歌》春雨惊春清谷天,夏满芒夏暑相连。秋处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。3、数学科学家祖冲之:三国时刘徽最早提出圆周率计算办法,南朝祖冲之运用他的办法,把圆周率(祖率)精准到小数点未来的第七位数字,领先世界近千年。代表作数学名著《缀术》;创制当时最早进《大明历》。4、书法:(1)曹魏的书法名家有钟繇(《宣示表》)、胡昭。(2)将书法艺术提升到新高度的是东晋的王羲之,人称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,笔势飘若浮云,矫若惊龙被誉为书圣,代表作《兰亭集序》被叫做天下第一行书。(3)《兰亭序》书法艺术特征:极具丰富性、章法美、气韵自然,神采飞扬、左顾右盼,上呼下应、疏密聚散,大小错落。 (4)书法艺术的进步经历:由甲骨文到小篆,楷书到行书、草书,体现了汉字的进步由繁到简和中国文字一脉相承。5、绘画:东晋的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,流传下来的作品有摹本《女史箴图》和《洛神赋图》。6、雕塑:南北朝时期,统治阶级多宣传佛教,开凿了很多石窟,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。范缜写作《神灭论》,反对佛教。

热点专题

  • 2025年辽宁葫芦岛中考时间:6月21-23日
  • 2025年浙江杭州余杭中考体育考核推行方法
  • 2020年江苏泰州中考化学考试真题(图片版)

[]2013年甘肃武威中考物

[]2014年江西新余中考政